在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不足百天之际,中国花样游泳队近日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基地举行了一场内部测试赛,全新编排的集体和双人项目动作首次完整亮相,此次测试赛不仅检验了队伍近期的训练成果,也标志着备战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国际泳联(FINA)于2023年对花样游泳规则进行了重大调整,取消了技术自选项目,将集体和双人比赛合并为“技巧自选”与“自由自选”两个环节,并首次允许音乐中出现人声,这一变革对各国队伍的编排和表现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花样游泳队主教练张晓欢表示:“新规则更强调艺术性与技术难度的平衡,我们必须在动作创新和同步性上做到极致。”为此,队伍邀请了国际知名编舞师参与设计,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此次测试赛中,集体项目的《敦煌》主题表演以流畅的队形变换和高难度的托举动作赢得现场评委一致好评,而双人组合王柳懿/王芊懿则以《梁祝》为背景音乐,展现了极具东方美学的肢体表达。
尽管东京奥运会后,名将黄雪辰、孙文雁等功勋队员退役,但中国花样游泳队在新周期迅速完成新老交替,目前队伍中既有王柳懿、王芊懿等经验丰富的核心队员,也有年仅18岁的新星李紫薇首次入选奥运阵容。
“年轻队员的加入为团队注入了活力,但花样游泳特别依赖默契,我们必须通过高强度训练弥补磨合时间不足的问题。”队长冯雨透露,队伍近期每天训练时间超过10小时,重点打磨动作同步性和水下衔接,测试赛中,集体项目的队形误差控制在0.3秒以内,达到国际顶尖水准。
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花样游泳队的主要对手仍是俄罗斯、乌克兰等传统强队,尽管俄罗斯队因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禁赛令无缘巴黎,但乌克兰队在2023年世锦赛上表现抢眼,以高难度动作夺得集体项目金牌,日本、西班牙等队也在新规则下快速适应,竞争格局更加开放。
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瑞林表示:“我们的目标是确保集体和双人项目均站上领奖台,技术难度上已不逊于对手,关键在于临场稳定性。”据悉,队伍计划在6月赴法国参加奥运测试赛,提前适应场地和时差。
为提升备战效率,中国花样游泳队引入了3D动作捕捉系统和AI评分技术,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教练组可以精准调整队员的动作角度和发力方式,营养团队还为每位运动员定制膳食方案,确保体能储备达到最佳状态。
“现在每一个手臂伸展的角度、每一次踩水的力度都有数据支撑,”队员肖雁宁说,“科技让训练更科学,但也要求我们付出更多努力去完美执行。”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首次设项至今,花样游泳已从“水上芭蕾”演变为融合体育与艺术的高难度竞技项目,中国队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首夺奖牌,2021年东京奥运会更创下集体银牌的历史最佳战绩,巴黎奥运会,这支队伍能否实现金牌突破,成为最大悬念。
“花样游泳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运动,也是艺术,”张晓欢说,“我们希望用中国的美学语言,向世界展示这项运动的无限可能。”随着奥运临近28圈中国,中国队的每一次跃入水面,都将为梦想增添新的重量。